EN

文化交流

     饒宗頤教授一向主張積極的文化交流史觀,他認為從上古至今,人類文化發展史,實際上乃一部人類文化交流的歷史。即以中國上古而言,與外族文化交流的頻繁,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;中國上古文化之中的外來文化元素,亟待我們深入研究。以饒教授個人而言,他就曾經研究過古印度、巴比倫和埃及等外族文化及其與中國古代文化的關涉;他又非常關注我國西部的考古發現,曾深入研究絲路文化、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等等。他本人其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,亦扮演了一個文化交流者的角色:他曾先後多次於法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地從事講學和學術研究工作,與外國漢學家就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作深入的交流。饒先生的這一段歷史及其內涵,也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。

1980年,饒教授應邀到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任客座教授,2012年4月8日重訪。 

饒宗頤教授與巴比倫文權威蒲德侯教授(左一)、漢學家汪德邁教授(右一)於蒲氏家中合照。 (1993年11月30日)

饒宗頤教授在法國大文豪雨果故居前。(2000年12月)

「饒宗教授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在法國就備受推崇。1962年,他因扛鼎之作«殷代貞卜人通考»(香港大學,1959年)而獲得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頒發的漢學儒蓮特賞。…… 饒宗頤教授多年來與法國學術界交流至深,到2012年達到頂峰,他當選為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,這是對他終身成就的肯定。無論對於理解中國文明的歷史,還是對於理解東西方人類精神的豐績,饒教授都貢獻巨大,不可估量。」  

--- 傅飛嵐教授在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授職典禮致辭  2013年9月19日

杜希德教授致饒宗頤教授信函 (1965年)

杜希德教授(Denis Twitchett, 1925-2006)是英國漢學家、史學家,主要研究隋唐史,亦為《劍橋中國史》主編,時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漢學講座教授。1966年,他曾邀請饒教授到倫敦大學演講。

戴密微教授致饒宗頤教授信函 (1960年)

戴密微教授(Paul Demiéville, 1894-1979)是當時法國漢學界領袖,對饒教授的才學非常敬佩。信中提及,饒教授對古代中國學術的研究貢獻良多,全球漢學研究者應研讀其學術成果。

神田喜一郎教授致饒教授信函(1955年)

神田喜一郎教授(1897-1984)是日本著名漢學家,以敦煌學、書法研究等著稱,時任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。《神田喜一郎全集》出版時,神田喜一郎教授就曾邀請饒教授作為推薦人之一。

吉川幸次郎教授致饒教授信函(1961年)

饒教授憶述吉川教授(1904-1980)是他「最早接觸到的日本漢學家」。吉川教授是京都學派代表人物,時任京都大學中國文學教授,二人曾有不少中國古典文學上的交流。

饒教授致丹德卡教授信函 (1965年)

印度學大家丹德卡教授(R. N. Dandekar, 1909-2001),曾任教印度蒲那大學教授、班達伽東方研究所名譽秘書。當時老白春暉先生邀請饒教授到印度訪學,並請丹德卡教授代為安排。

與沈從文先生

與錢鍾書先生

與霍克思教授 ( Professor David Hawkes) 和 方召麔女士

與周策縱教授、單周堯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