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
20 August

《饒宗頤:萬古不磨意 中流自在心》饒公印象

楊宏海(《客家人》雜誌總編輯,深圳大學、嘉應學院客座教授)

1O.jpg

饒宗頤1917年8月9日(農曆六月二十二日)生於廣東省潮安縣城(今潮州市湘橋區)。祖上是潮州大富之家,其12世祖仕寶公開始到潮州城賣客家豆腐,之後慢慢地發展起來。到了饒先生這一代,已是饒氏19世。其父親饒鍔,為潮州大學者,著作甚富。

我與饒宗頤先生認識,記得是在1997年。其時我在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工作,受市政府委託在做深圳市文化發展規劃,為此專門到香港去考察學習,借鑒經驗。當時住在香港中文大學,久仰饒公大名,想專程去拜謁。經饒公的一位助手鄒重華博士引薦,由中文大學在讀研究生范博士陪同,輾轉來到香港跑馬地饒公寓所。

SKMBT_C364e16072714470_0002-vert2W1.jpg

饒公的住所是普通的香港式樓房,記得是在三樓。客廳不算大,但書房卻顯得寬敞,一排排書籍可謂汗牛充棟。初次見面,但見饒公身形略顯清瘦,著深色西裝,戴金邊眼鏡,神態從容安詳,盡顯恂恂儒者之風範。聽說我來自深圳,饒公很高興地說,我與深圳很熟,幾年前就與深圳大學、深圳博物館有過交流,算是老朋友了!一邊說一邊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喝茶。

作為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,饒公對敦煌學、甲骨學、古文字學、考古學等都有深入研究,其學問幾乎涵蓋到國學各個方面。饒公告訴我,他與助手正在做一個《甲骨文通檢》的科研項目。談起科研這個話題,饒公的神情有點凝重,他認為做學問需要有坐「冷板凳」的精神,並感嘆香港社會商業氣息太濃,以致他的幾個研究生畢業後都改行了,現在是人才儲備不足。話語間不無遺憾。

SKMBT_C364e16072714470_0002-vert2W2.jpg

當聽到我介紹深圳市政府要製定文化發展規劃,力爭將深圳建設成高品位文化城市時,饒公臉上露出微笑,他說,深圳與香港在歷史上同屬新安縣,兩地唇齒相依,關係密切。香港中西文化合璧,有其自身的優勢,而深圳是新興城市,生氣勃勃,可以引進各方人才。兩地文化可謂各有所長,可以加強聯繫,合作交流。老先生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就是:「深港兩地應該齊頭並進。」座談中我深感饒公平易近人,對後輩寄以殷切期望,他希望年輕人可以為深港文化交流多做點事。

2000年,深圳市創辦「深圳讀書月」,我被聘為「讀書月專家指導委員會」成員。不久,讀書月即醞釀“讀書論壇”,擬邀請著名學者來深圳開壇論道。我向讀書月組委會負責人建議邀請饒公作為首位嘉賓。這一建議得到肯定並委託我聯絡饒公。我又一次請鄒重華博士出面徵詢饒公意見,沒想到一提此事,饒公馬上應允。 2001年11月10日,深圳讀書月首開讀書論壇,85歲的饒公蒞深演講,題為《中國學術與人文傳統》,400多位深圳市民第一次目睹了大師風采。這也為「深圳讀書論壇」確立了一個新的標高。在論壇期間的宴會席上,我過去給饒公敬酒,饒公說:「你們抓讀書這個事業,好呵!」(延伸閱讀:〈饒宗頤:一生好學終成通儒〉

SKMBT_C364e16072714490_0005-crop2W4.jpg

近年來,我在研究客家文化時發現,饒公雖是潮州人,但他與我的家鄉梅州頗有淵源。他的祖居地在梅州鬆口,在他從事文學創作的人生道路上,他碰到的第一位「伯樂」,就是梅州鄉賢古直先生。 1934年,年方十七歲的少年學子饒宗頤將自己創作的第一篇組詩《優曇花》向中山大學的《文學雜誌》投稿。這篇組詩清新脫俗、出手不凡,引起中大中文系主任古直教授的關注;在該刊發表後,古直旋即寫詩與饒公唱和並寫信給予鼓勵。他在信中對饒公說:「更兄弟閉門讀書十年, 名滿中朝,君其勉之矣。」古直先生的熱心獎掖,令少年饒宗頤深受鼓舞。 2007年,早已盛名滿天下的饒公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,還專門談到當年與古直交往並受到賞識的這段佳話,可見饒公對知遇之恩的感激。此外,梅州還留下不少饒公的墨寶,如2000年,饒公應邀為梅州鄉賢梁伯聰先生撰寫並書《梁伯聰先生墓表》;2002年為嘉應學院題寫校名等等。回想起來,因緣際會,讓我有幸親炙大師風采。饒公有詩曰:「萬古不磨意,中流自在心」,其為學為人,已漸臻化境。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。仰之彌高,歷久彌新。衷心祝愿饒公健康長壽,嘉惠後學。 

SKMBT_C364e16072714490_0005-cropW3.jpg

原文請參閱:

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NjcxODUzNg==&mid=2652962339&idx=2&sn=fef1a3ca451669cd8aaa4c1b54d2870f&scene=2&srcid=0829UdtMNXEs22JZVX1YaFhL&from=timeline&isappinstalled=0#wechat_redire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