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
8 March

饒宗頤與蕭萐父的詩詞唱和

聞風相悅的知音——記饒宗頤、蕭萐父的學術交往與詩詞唱和

鄭會欣

%E8%95%AD%E8%90%90%E7%88%B6%E6%95%99%E6%

著名中國哲學史學者蕭萐父教授祖籍四川井研,1924年1 月生於成都,1947年於國立武漢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相繼於成都華陽中學、華西大學任教,並主編《西方日報‧稷下副刊》,50年代中重返母校執教。半個多世紀以來,蕭教授勤耕不輟,著作等身,主要編著有《中國哲學史》(上下卷)、《中國辯證法史稿》(第一卷)、《哲學史方法論研究》、《王夫之辯證思想引論》、《大乘起信論‧釋譯》、《玄圃論學集》、《眾妙之門》、《傳統價值:鯤化鵬飛》等,還先後出版了《船山哲學引論》、《王夫之評傳》、《明清啟蒙學術流變》、《中國哲學史史料源流舉要》、《吹沙集》、《吹沙二集》、《吹沙紀程》等專著;與此同時,蕭教授更是言傳身教,誨人不倦,經他指導的學生如今大多已成為中國哲學界和教育界的骨幹。值茲老師八秩華誕之際,各地的弟子們早就有所準備,紛紛建議以各種形式為老師祝壽,但均為蕭先生所婉拒。最後經學生們再三勸說,蕭教授才同意由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心出面,邀請各界友好及門生故舊依各自興趣撰文,藉為紀念,並促進學思交流。但蕭先生提出一個要求,那就是希望主辦者向香港中文大學的饒宗頤教授索要一首詩詞。

饒宗頤教授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國學大師,治學範圍十分廣泛,研究領域包括古文字學、敦煌學、考古學、金石學、史學、古典文學、詞學、音樂史、藝術史、中印關係史、宗教史、楚辭學、目錄學、方志學等等,自1936年未及弱冠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起,近七十年來先後出版的各類專著逾八十種,學術論文五百餘篇。上個世紀末,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精心策劃,將饒公六十多年來的學術文字加以蒐集,分為十四大類、二十冊,冠名為《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》,全書即將於年內出版,實乃學術界一大盛事。饒公還工詩詞、駢散文、擅書畫、習琴藝,真可謂「業精六學,才備九能」,他除多次在香港、東京、曼谷、吉隆坡、漢城、澳門、廣州、上海和北京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,出版書畫集十餘種外,還先後出版過二十餘種詩詞集,數年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曾為饒公出版的《清暉集:饒宗頤韻文、駢文創作合集》即收其賦、詩、詞及駢文,洋洋五百餘頁。國學泰斗季羨林在序言中讚揚道:「選堂先生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世界五洲已歷其四;華夏九州已歷其七;神州五嶽已登其四。先生又為性情中人,有感於懷,必發之為詩詞,以最純正之古典型式,表最真摯之今人感情,水乳交融,天衣無縫。先生自謂欲為詩人開拓境界,一新天下耳目,能臻此境界者,並世實無第二人。」最近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有一位叫劉夢芙的學者在〈「五四」以來詞壇點將錄〉一文仿前人以《水滸傳》一百單八將分擬詩苑名家之法,將五四後迄今之現、當代詞人逐一點評,其中更將饒公列為「智多星吳用」,排在他前面的僅有朱祖謀(托塔天王晁蓋)、夏承燾(呼保義宋江)和錢仲聯(玉麒麟盧俊義)三位。他認為饒公不僅作詞,而且論詞,「論詞尤重詞心,又論詞體、詞境」,獨倡「形上詞」,寓天人融和之哲理,因而「詞壇智多星一席,非選堂莫屬也」。

饒宗頤教授雖然年齡僅長蕭萐父教授七歲,但蕭先生對饒公的道德文章敬佩有加,尊稱饒公為老師,而蕭先生的論著也早已引起饒公的注意,聞風相悅,神交久矣。80年代初他倆在北京召開的「首屆道家文化國際討論會」中經北京大學湯一介教授介紹而相識,自此更加深了彼此間的情誼。後來,當蕭先生的弟子吳根友博士造訪中文大學時,蕭先生特別囑他趨前向饒公致意,饒公即揮毫書下對聯「道出古人轍,心將靜者論」相贈,蕭先生裱懸書室座右迄今。更加難得可貴的是,蕭先生不僅是一位正直不阿、儒道釋兼容的智者,也是一個敢恨敢愛、能哭能歌的詩人。兩大卷《吹沙集》收錄了他的大量詩詞,意境幽深,讀後令人有道骨仙風之感。因此饒、蕭二位更是學界與詩壇上難得的知音。

%E8%95%AD%E8%90%90%E7%88%B6%E6%95%99%E6%

1998年12月,蕭萐父、盧文筠教授伉儷應饒宗頤教授邀請來香港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學、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及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聯合舉辦的「中華文化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饒公與蕭先生多年未遇而在香江重逢,切磋學問,暢敘情誼,喜不自勝。這個會議由饒公擔任主席,他還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,題為〈從出土資料追蹤先代耆老的「重言」----儒道學脈試論〉。嗣後不久,國際道聯又在廣州羅浮山新建之黃龍觀舉行「道家文化學術會」,饒、蕭二位又都應邀赴會,再次握聚羅浮,並於黃龍古觀前合影留念。

1999年10月,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主辦的「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」在武漢隆重召開,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與會,饒宗頤教授也帶著他最新撰寫的兩篇論文〈從郭店楚簡談古代樂教〉和〈詩言志再辨----以郭店楚簡資料為中心〉來到珞珈山下,參加這一盛會。蕭先生見到眾多知名學者雲集武漢,心情格外激動,特寫下七律一首,以為祝賀。

神明呵護墓門開,楚簡繽紛出土來;

學脈探源儒道合,人文成化古今諧。

不傳而禪公心美,道始於情六德恢;

嘉會珞珈矚新紀,東方旭日掃陰霾。

十月的武漢,金秋送爽,陽光燦爛,在會議期間,饒公還受聘為武漢大學名譽教授,並在在受聘典禮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。開會之餘,饒公又得以會友觀景,不亦樂乎。特別是香江、羅浮分別不到一年,又在武漢與蕭先生重逢,並見蕭先生詩,興奮之情,溢於言表。在辭別宴上饒公詩興大發,即席賦詞一首:

水龍吟

珞珈山楚簡之會,萐父先生先有詩。余以不克赴荊門,別筵之頃,

依東坡韻,譜此闋辭行。座上有任繼愈、龐樸、陳國燦、郭齊勇諸

君。時己卯重陽前一日也。

自無創見驚人,休論故紙爭雄處。窮泉啟櫝,蒼天雨粟,興會標

舉。黃鵠依然,朱甍賓至,八方譯語。看滔滔江漢,煌煌勳業,

馳玉軑、逐鷥馭。    樹復青青如此,笑遊蹤、宛如飄絮。天涯

尊酒,故人高躅,心期同許。風雨重陽,黃花對客,清吟箕踞。

且忘機白首,明朝翠靄,又征驂去。

陳同甫詞有「大家創見成驚人」及「故紙裏是爭雄處」,戲拈其語。

在場學者莫不為饒公敏捷的睿智、雋永的詞句所折服。饒公回港後又用行草將全文書寫下來,饋贈武漢大學,留下一段膾炙人口的學壇佳話。

為慶祝澳門回歸,饒公特於1999年冬在澳門舉辦《清涼世界》個人書畫展,並囑主辦單位澳門教科文中心務必將請柬寄給蕭教授。蕭先生因道遠不克前往而寫信向饒公致謝,同時又賦詩一首曰:「己卯冬澳門回歸大慶之日選堂書畫展開幕,謹綴蕪句,以表賀忱。」

海上鵬飛宿霧開,饒公筆底起風雷;

百年精衛于歸賦,萬頃詩情向未來。

2003年3月,蕭萐父教授的弟子、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郭齊勇博士來信,講述了他們計劃為老師賀壽出一部論文集,並將蕭先生的請求如實相告。我收到後立即將信傳給饒公,很快饒公就打電話來說:「蕭先生作壽要我寫篇詞,我是很樂意的。」

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我剛上班,饒公就在電話中告我,說昨天晚上他已將為蕭先生賀壽的詞寫好了,讓我先抄錄後寄去,並囑我告訴蕭先生,過些時候他會親手將賀詞書寫後寄贈。我為饒公的才思敏慧而驚訝,更為饒公對蕭先生的一片誠意而感動。當即我就以電郵方式將饒公的這首〈滿江紅〉傳到武漢:

滿江紅  壽蕭教授萐父八十

與子論交,記秋老、可人風物。喜提挈、船山師友、文瀾壯闊。

已化神奇從臭腐,更開雲霧見新月。問何來,玄旨澈微茫,心如

髮。  瀟湘恨,波澄碧。參洙泗,異端息。漫登山臨水,道家

風骨,俯仰扁舟天一瞬,商量絕學肱三折。借長江,作酒進冰

壺,春無極。

王而農〈蝶戀花〉詞有「渺渺扁舟天一瞬」句,君究心王氏學,所造尤卓越。

蕭萐父教授在中國哲學史特別是明清哲學的研究中建樹卓越,早在六十年代初他就因發表〈王夫之哲學思想初探〉和〈淺論王夫之的歷史哲學〉二文而以船山學研究的倡導者名世,嗣後又相繼發表了多篇論文,全面考察了船山哲學思想的理論體系,系統梳理了船山哲學的諸範疇與範疇間的聯繫,對王夫之的思想及辯證法進行了多層次、全方位的剖析,從而將船山哲學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。饒公在這首詞中藉船山之詞來稱讚蕭先生的學問,可謂名至實歸。

%E8%95%AD%E8%90%90%E7%88%B6%E6%95%99%E6%

蕭萐父教授收到饒公的壽詞後很快便於3月25日回信,內稱:「承電傳賜示華章〈滿江紅〉一闋,意蘊情真,殊蒙賞勵,感愧莫名。環誦再三,謹步原韻,拜和一闋」,

滿江紅

奉得饒公電傳雋詞,獎譽有加,感愧莫名。謹步原韻,敬和一闋。

父母乾坤,予茲藐,安能絕物。悵回顧蓬山路邈、江湖浪闊。

幸有芳情吟橘頌,偶存卮酒邀明月。笑吹沙躄躠印泥塗,飄華

髮。  萇弘血,真成碧?嵇康灶,果堪息。感清暉恆照,礪我

詩骨。涓子琴心公獨理,淮南桂樹誰攀折。問姜齋,何事最

關懷?立人極!

蕭先生和詞緊步原韻,而用典自然。首句活用張載《西銘》語入詞,頗具新意,對饒公的詩文欽佩不已,並對饒公的博學給以由一顯多的概述。所謂「涓子琴心」指的是饒公不久前在《中國學術》創刊號上發表的〈涓子《琴心》考----由郭店雅琴談老子門人的琴學〉,讚揚他特重絕學、從最新出土的考古發現中結合傳統文獻所做出的獨特貢獻;而「淮南桂樹」一句則暗喻饒公將賦的研究救活,不愧為當今賦學大家,且寓有尊賢、招隱、惜才之意。

在中國歷史上學者之間常有相互唱和詩詞以作酬答,到了近代以後,以這種傳統方式來表達學者間情誼的就越來越少,特別是彼此間以詞唱和、切磋學問之事更為罕見,因此饒宗頤、蕭萐父這兩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彼此敬重、相互了解、以詞敘情的故事就成為當今學界、詞壇的一段佳話。作為一個晚輩,我能就自己所知,將兩位大師學術交往及詩詞唱和的經過加以記述而感到十分榮幸,更希望這段佳話能在當代中國學術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頁。

本文原載《鏡報月刊》2003年第7期,後又刊郭齊勇、吳根友編:《蕭躉父教授八十壽辰紀念文集》(武漢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4年7月)。

特此鳴謝,鄭教授惠賜稿件。謝謝!